↑ 位在洛磯山脈班芙國家公園的落葉松山谷 (Larch Valley in Banff NP)


 



↑ 苗栗三灣秘境的落羽松


 



↑ 南投杉林溪的水杉


 


 


文:Chen Mimi      攝影:Chen Mimi   陳華瑛


 


時序又到了觀賞落羽松的季節。網路上充斥著林林總總的賞松景點,令人花了眼,無從選擇?


以前迷糊的我曾把會變色的松樹統稱為落羽松,孰不知這幾種松南轅北轍,根本是完全不相干的樹種。我有幸曾在旅遊中親眼目睹過這三類奇特有趣的松樹,因此有些心得可以跟格友們分享。當然,我所知有限,這篇是拋磚引玉,希望會有專家提供更深入的相關資訊 。


 


【落葉松】


「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」,真是一點也不差。遇見「奇怪的金色松樹」,對生長在亞熱帶的我還真是頭一遭。那是發生在2008年9月底的洛磯山脈秋色之旅中。


那日我們特地去落葉松山谷(Larch Valley in Banff NP)健行。一行人先登山莫潤湖(Moraine Lake) 一旁的山道,只見陡峭坡路有若「之」字形地彎來拐去,沒完沒了的直往高山頂上衝,令人望而生畏。小妹夫婦已健步如飛地走在前面,戴姐陪我走走停停。在一次休息時,突然發現身旁有一棵松樹呈金黃色,在一片樹林中有如「萬綠叢中一點黃」。孤陋寡聞的我倆又驚又喜,拿起相機左拍右照,一面嘀咕:不是說「松柏長青」嗎?這話顯然有問題嘛…。後來總算翻過山頭,進入一處高地山谷,更驚異地是發現這金黃的松樹越來越多,後來竟至滿山遍野,形成一片嫩黃金橘的松海。


 


 


↑ 落葉松匍匐在巍峨的高山腳下


 



↑ 山谷步道上蜿蜒迤邐風光無限


 



↑ 筆直的樹幹挺拔帥氣


 



↑ 松海浩瀚無垠,我的傻瓜相機只能捕捉到局部。


 



↑ 此處金松之上有白雪皚皚的山岳襯托


 



↑ 滿目金燦燦的松林令人雀躍開心


 



↑ 來一張葉形特寫,跟一般松樹的針葉相似。(此張圖片取自網路)


 


回台後,即刻著手查找資料,以下是維基百科的說明


落葉松(英文:Dahurian Larch),是落葉松屬(Larix)下的一個物種。是落葉喬木,葉線形,柔軟,在長枝上散生,短枝上簇生;雌雄同株;球花單生於短枝;球果當年成熟,直立,種鱗不脫落;種子上端有翅。最喜光,耐寒,生長在高山地區。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東部、蒙古東北部、中國東北部和朝鮮。木材堅實耐用,供建築、杆、枕木等用處,樹皮可制膠,又為觀賞樹。


 


 


【落羽松】


上個月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有關落羽松變色的報導,說是最近超夯的景點,佳評泉湧。我一向鍾情這種有著亮麗秋色的松樹,即刻擇日造訪苗栗的這處落羽松祕境(在苗栗三灣台3線101K處)。這是一處無名的私人莊園,園主很大方的免費供人參觀。但它隱身在小巷裏,不能開車進入。必須從入口處步行20分鐘左右崎嶇不平的小路才到得了,所以需要些腳力。


 



 


入園區就看到許多落羽松排排站立在水中比美,環肥燕瘦皆有,色彩鮮艷亮麗奪目。她們好像都很年輕,個頭身段都不算高大。既然是園主讓遊客免費參觀,也就沒有提供任何解說或相關資料。那時正好有一位工作人員拿著一隻大皮管把水灌入落羽松栽植區內,問他為何灌成了個沼澤地似的?他說這樣才能維護它健康生長。 有人問:這樣根不會泡壞嗎?原來落羽松喜歡濕潤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。


 



 



↑ 圓錐的樹形表示年齡正青春 


 



↑ 像不像戴了一頂紅帽子的聖誕樹?


 



↑ 有水中倒影來湊熱鬧


 



 



 



↑ 請路人甲幫忙拍一張逆光照,有剪影的效果吧?


 



↑ 落羽松葉片的特寫 


 


根據維基百科以及互動百科的說明:


落羽杉又名落羽松(學名:Taxodium distichum 也叫Bald Cypress 或 Swamp Cypress),是杉科落羽杉屬的植物,原產於美國東南部幾州。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多處區域都有引種栽培。


落羽松樹冠在幼年期呈圓錐形,老樹則開展成傘形,樹幹尖削度大,基部常膨大而有屈膝狀之呼吸根,樹皮呈長條狀剝落,枝條平展,大樹的小枝略下垂。屬於落羽杉屬。喜溫暖,耐水濕能生長於淺沼澤中,亦能生長於排水良好的陸地上。土壤以濕潤而富含腐殖質者最佳。在原產地能形成大片森林。抗風性強。落羽杉樹形整齊美觀,近羽毛狀的葉叢極為秀麗,入秋,葉變成古銅色,是良好的秋色葉樹種。


既然美南是原產地,我找了兩個美美的網路圖片與大家分享:


 



 ↑ 地點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


 


↓地點為喬治亞史密斯公園



 


 


【水杉】


去年11月中曾和家人到杉林溪渡假看秋色。位於南投竹山的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景致優美,不僅規劃管理完善,不同的季節也時時辦理應景的活動,是我很喜愛的一個旅遊點。


此園區內不讓汽車開進去,必須搭接駁車到各景點遊覽。這天老天爺不賞臉,下著不大不小的牛毛細雨,我們坐在車上悶悶的看著窗外,忽然,一長溜的金黃樹出現在眼前,「哇!落羽松耶!」我大叫「司機先生我要在這一站下車」!


 



 ↑ 邊撐傘邊拍照不僅辛苦,陰雨天的樹色也不如晴天的鮮艷亮麗,攝影效果大打折扣。


 



 ↑ 哇!雨停了,感謝老天爺垂憐。


 



 ↑ 美景當前令這位美眉舒眉咧嘴地好開心


 



 ↑ 人潮洶湧,快門聲不斷。


 


↓ 正興奮地左拍右照時,忽然注意到身旁有個告示牌,上面寫著大大的~黃金水杉林。啊!原來這不是落羽松,但它長的還真像唷!內文還指出水杉素有植物王國「活化石」、「天下第一杉」之稱…。真是長見識了,收穫不小,以後可別再弄錯鬧笑話了。



 



 ↑ 這是水杉的葉片,對照前面落羽松的葉子的確有異。


 


水杉(學名: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),落葉喬木,柏科水杉屬唯一現存種,中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,第一批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,有植物王國「活化石」之稱。水杉生長在河流兩旁、濕潤山坡及溝谷中。它屬落葉大喬木;高可達35米,直徑可達2.5米。幼樹樹冠尖塔形,老樹則為廣圓頭形。水杉十分耐寒,生長迅速,需水量較大,適應力較強,能短暫承受40°C高溫和零下30°C的嚴寒, 春夏季為生長期,秋冬季落葉休眠。 (維基百科


 


結論:落葉松耐寒,長在北方高山地區,葉子是一般松樹的針葉形,在枝條上四面八方地展開,有若一支毛刷子。落羽松則喜歡南方溫暖的淺水沼澤,而水杉是又耐寒也耐熱,但比較喜愛陽光與濕潤地區。後兩種樹的外觀相似,都有羽狀排列的小葉。但水杉的線形葉和側枝都是對生,而落羽松的葉子在脫落性的側枝上是互生。在這方面兩者非常不同,很容易分辨。


 


讓我欣喜的另有一事:水杉最接近的近親竟是分佈在加州的巨杉與加州紅木。無巧不巧我在數年前曾造訪過那兒的巨杉國家公園,園中有一棵巨杉還是地球現存最大的單一有機體,高壽為2150年左右。那也是一趟讓我大開眼界的旅遊,至今仍回味無窮。有興趣的格友可參閱拙作~加州巨杉國家公園


 


 


 



2018/12/19 16:42


Dear Chen Mimi(hwayu):



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「旅遊中見識到會變色的落葉松、落羽松、水杉 」一文,已經登上udn部落格粉絲專頁,歡迎有空前往觀看。^_^ 
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,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。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,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,會盡快協助取下。



電小二